6月10日,学院于8210会议室召开研究生就业工作推进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学院领导班子、学位点负责人、就业联络员及研究生办公室全员参会,共谋就业工作提质增效路径。
会上,孙然锋副院长以详实数据与深入分析,全面通报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为后续研讨奠定基础。各学位点负责人围绕本领域就业情况分享经验做法,并就压实就业责任、提升就业质量等议题展开热议。就业联络员周国惠针对学位点关切问题逐一答疑,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助力破解就业推进难题。
盘毅副书记重点阐述就业工作机制构建方案:一是深化“双院协同”,通过“学院支撑、书院统筹”机制,强化校院联动,打通就业服务堵点;二是推进“双导协同”,构建“管理-服务-指导-学术”四位一体体系,明确导师主抓、辅导员主推、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学院领导联系学科制度,下沉一线倾听诉求,强化资源保障。
缪卫国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检验育人成效的核心指标。他指出,就业工作需与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招生指标挂钩,要求全员提高政治站位,将就业摆在战略位置。针对导师责任,他明确提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要求,反对“唯论文”倾向,强调导师须兼顾学术指导与就业能力培养。此外,会议要求各学位点即日召开导师部署会,建立每日就业数据台账,对未就业学生实施导师-辅导员联合帮扶,精准施策助力就业。此次会议明确了学院就业工作方向,为推动研究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机制保障与行动指南。

会议现场
(图文:周国惠,审核: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