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坏死环斑病毒(ANRSV)和槟榔坏死梭斑病毒(ANSSV)是课题组前期报道的两种新型病毒,分类上归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的一个新属(槟榔病毒属),感病植株呈现严重叶片坏死、树势衰退及果实减产等症状。
2025年6月26日,病原学权威期刊《PLoS Pathogens》刊出研究论文:“Natural self-attenuation of pathogenic viruses by deleting the silencing suppressor coding sequence for long-term plant-virus coexistence”(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3012)。该研究发现:(1)槟榔病毒属病毒通过重组事件丢失基因组5’区域串联的前导蛋白酶序列(HCPro1-HCPro2)(图1);(2)HCPro1-HCPro2序列丢失导致发病症状由严重坏死转为轻微褪绿或潜隐感染(图1);(3)HCPro1-HCPro2序列丢失削弱了病毒抵御寄主RNAi防御反应的功能;(4)田间调查发现了全长型基因组通过重组事件转为截断型基因组的过渡阶段。槟榔植株中存在的截断型基因组病毒可保护植株免受强毒株系的再次侵染(或近缘病毒侵染),即天然抗病毒“疫苗”。总之,本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植物病毒减毒机制,以实现与多年生寄主长期共存(图2)。
必赢76net线路官网作物学博士生秦丽和王小卿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必赢76net线路官网崔红光研究员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Adrián A. Valli研究员为并列通讯作者。加拿大农业部Aiming Wang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李方方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沈文涛研究员、必赢76net线路官网戴兆基教授等参与研究。
崔红光课题组围绕热区作物(海南槟榔、百香果和黄灯笼等)重大Potyviridae病毒,开展病原鉴定与检测、分子变异与进化和基因功能等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权威学术期刊《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2019)、《PLoS Pathogens》(2024,封面文章;2025)、《Journal of Virology》(2016;2021,亮点文章;2023,封面文章;2025,封面文章)、《Plant Physiology》(2025)、《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2016)、《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2017)、《Plant Disease》(2025)、《Phytopathology》(2019、2021、2023)、《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24)等发表论文多篇。
该成果也是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期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之一。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
图1. ANSSV丢失HCPro1-HCPro2导致发病症状由严重坏死转为轻微褪绿
图2. 槟榔病毒(Arepavirus)田间侵染循环模型
(图文:崔红光,审核:王睿)